精选顶级区块链游戏娱乐平台,支持USDT、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支付。畅玩去中心化游戏平台,体验公平透明的区块链游戏应用。立即加入,探索丰富的USDT支付游戏平台,享受安全便捷的加密货币娱乐!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9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广场举行。江门各界以不同的方式观看阅兵式,在机关、企业、学校、家中、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红色驿站、公园、学校等地,当看到各种兵种陆续接受检阅时,现场总是响起掌声,人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守初心,坚守岗位践使命。
在市委市政府小会堂,市委书记陈岸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磊,市委副书记郑泽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凌传茂等市四套班子领导收看了九三阅兵盛况。
在鹤山市鹤城镇坎下村,97岁高龄的抗战老战士黄光华注视着屏幕中走过的一个个整齐的阅兵方队,缓慢而坚定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军礼,“看到祖国的强大,我很高兴。”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最后还哼唱了《歌唱祖国》的悠扬旋律。
101岁的台山籍抗战老陆平也在深圳家中观看了直播。老人家激动不已,她指出,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保家卫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今日之责任,尤为重大”。
在新会区碧桂园凤凰酒店内,来自新会区的4个受阅军人家庭、一二等功臣代表和军休干部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来了!来了!”当时针指向既定时刻,江门新会籍军人周振君的父母不自觉地向前倾身,双手紧紧交握。他们的目光牢牢锁定电视屏幕,当镜头掠过儿子所在方阵的瞬间,其父亲赵伟高还特意架起手机,录下儿子在广场接受阅兵的珍贵画面,并与身旁众人分享这份喜悦与光荣。
“我当时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希望能够在方阵中看到儿子的身影。”在收看阅兵仪式后,江门新会籍军人黄壹舟母亲周冬月激动地说道,“镜头一晃而过,但能够看到军人们英姿飒爽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我想到儿子是他们其中一员,就感到很光荣。”她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受阅军人家长的心声。
“为儿子感到骄傲!”江门新会籍军人彭涛出现在今天阅兵仪式的海军方队中,其父彭坚健带着彭涛奶奶一起在荧幕前认真观看,“海军方队出来的时间有点短,还来不及找到阿涛的身影。”彭坚健笑着说道。
“知道儿子能够参与大阅兵,真的很开心!”江门新会籍军人李柏源父亲李国新的脸上满是为儿子骄傲的神情,他坐在荧幕前,拍摄下一张又一张阅兵仪式的照片。“虽然在电视上没有看到儿子,但是过段时间我有机会到儿子的部队探亲,到时候就能和儿子见面了!”李国新告诉记者。
在江海区外海街道幸福邻里汇红色驿站内,社区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党员、党员志愿者及居民代表50多人共同观看直播。当《分列式进行曲》响起,受阅方队迈着整齐步伐通过广场时,现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直播画面中展示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引发阵阵惊叹。“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队坚定走来,先进的装备震撼亮相,我作为党员感到无比骄傲!这些国之重器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和官兵的奉献,更让我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新业态就业群体、批菜网员工苏伟健表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在于细微之处。就像我的工作,每天把新鲜食材准时配送到学校食堂,看似平凡却关系千家万户的餐桌安全。”
在蓬江区杜阮镇杜臂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总支书记李嘉明说,观看阅兵后感到十分自豪,也很有冲劲。“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认为乡村必有所为也需要我们年轻一代返乡,找准发展定位,盘活要素资源,进行乡村的治理和运营。”他说,接下来,计划通过产业旧改壮大集体资产,做大凉瓜品牌连农富农,建设绿美和美家乡,留住乡风乡韵乡愁,让人民群众在这和平的年代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五邑大学十友楼国际会议厅,五邑大学学子集体观看了现场直播。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让大学生们感到热血沸腾,纷纷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观看阅兵仪式,我深感历史的厚重与和平的珍贵。先辈以热血换来今日中国之尊严,他们的牺牲铸就了我们民族不屈的脊梁。”五邑大学人文与政法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黎颖欣是学校国旗护卫队的一员,威武庄严的阅兵仪式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和深深感动,“日复一日的锤炼,不仅是对动作的打磨,更是对意志的塑造、对忠诚的考验。我将以这种精神不断鞭策自我,追求卓越,不负使命。用青春的奋斗致敬历史,以热血的守护献给祖国,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在武警江门支队,官兵们认真观看电视荧屏上直播的阅兵场景。勃勃的英姿、铿锵有力的步伐、响彻云霄的口号加上各类新式武器装备,让官兵们豪情激越,民族自豪感和军人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更高标准完成训练执勤任务,用岗位上的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的忠诚誓言。
“我站的每班哨、执的每次勤,都和国家的安全紧紧相连。”江门支队战士唐泽涛道出了官兵们的心声。从抗战英烈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到如今哨位上的日常坚守,不同的时代同样的担当。支队官兵们深刻认识到,强军梦正是靠每一个战位的坚实守护来实现,每一份平凡的付出,都是对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最真实的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